实验室气流组织控制系统
1.施工依据:
1.1、《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EC)
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2018)
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
1.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15)
1.5、《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93-2013)
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
1.7、《实验室变风量排风柜》 JG/T222-2007
1.8、《实验室排风柜性能测试方法变风量系统性能测试》 ASHRAE 110-2016
2.实验室通风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气流控制是整个实验室的控制核心。对于实验室,为了充分确保污染不从实验室污染区泄漏到洁净区甚至周围的环境中,保证对室外环境的安全以及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必须建立稳定可靠的气流组织和保证实验室气流稳定。从而建立起安全、可靠、有效的防护屏障。
2.1、通风柜变风量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2.1.1、文丘里阀面风速控制:
以下关键指标,投标人应满足。
采用位移与面风速调节系统,调节窗动作时,控制器根据调节窗位移调节变风量排风文丘里阀至标定风量位置,维持面风速安全。稳定后实测面风速值,实时显示实测面风速值,以判定是否处于面风速安全范围内。
每台通风柜配置一套VAV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保证通风柜调节门在任意位置下通风柜面风速在2秒内迅速稳定到设定值,一般为0.5m/s。该系统至少包括一个防腐变风量排风文丘里阀、一个显示控制面板、一个面风速传感器、一个位移传感器、一套自动视窗系统、一个电源保护模块。
系统具有以下功能特性:
(1)自动调节以恒定不同状态下的安全面风速设定要求;
(2)不安全的条件下,声音及显示报警;
(3)支持夜间工作模式、一般工作模式、低风速工作模式、紧急排风模式;
(4)采用TFT高清显示面板,易于清理,可靠性高;
(5)支持实测面风速液晶面板及各项设定参数;
(6)系统采用直行程高速执行机构,执行器响应时间1秒以内,系统整体响应时间在2秒以内;
(7)可支持近场通讯,便于与手机通讯连接,可报警到手机端,报警通知及权限可设定;
(8)可根据需要进行当前通风柜内温度测量及显示;
(9)系统应具备防火、火灾报警功能,可设定报警点,报警到手机端;
(10)支持调节窗自动视窗系统;
(11)具备系统流量测量,并反应当前管路压力以诊断系统工作状态;
(12)通风柜需按国际标准保证安全最低排风量;
(13)支持显示当前变风量阀门状态、开度大小以提醒用户通风柜使用状态;
(14)支持就地键盘直接操作设定或修改各项参数及功能显示屏;
(15)支持意外紧急排放功能键;
(16)3路自定义继电输入/输出功能用于风机或灯具等开关控制;
(17)支持Modbus/BACnet标准协议,能与自控系统直接对接;
(18)支持COM端口连接本地网络
产品部件技术要求:
1.欧标窄边框通风柜监控面板
(1)超窄外观设计,宽度不超过28mm,具有高清液晶显示屏,可实时显示当前通风柜面风速值或排风量,监控面板采用显示屏加薄膜按键设计;
(2)窄长条形结构,所有功能按键呈纵向排布;
(3)支持位移与风量控制模式,可依据实测排风量值进行精确调节,维持面风速恒定;
(4)可进行通风柜风量累计;
(5)所有参数均可就地设置,液晶显示屏应有调整相应指示,且进入界面应设置密码保护避免误操作;
(6)支持近场通讯或WIFI通讯,便于与手机通讯连接,可报警到手机端,报警通知及权限可设定;
(7)具备紧急排风按键,紧急情况下,通过此按键实现最大排风操作;
(8)系统具备手机调试软件,可通过手机软件进行参数设定、修改、查看、紧急操作等;
(9)具备正常工作、待机运行、关闭模式功能,在通风柜长期不使用时可切换为关闭模式,排风阀全关;
(10)通过液晶显示安全/危险运行状态,可设定面风速上下限、调节窗位移报警;支持柜内温度测量、显示及报警,声光报警可切换为静音模式;
(11)可对多种危险状态进行报警提示,包含风速异常、传感器故障、调节窗过高、阀门执行机构故障,同时可扩展其他报警功能,如温度过高等;
(12)支持调节窗自动位移系统,可通过手机端进行控制,权限可设定;
(13)通风柜需按国际标准保证安全最低排风量;
(14)支持显示当前变风量阀门状态、开度大小以提醒用户通风柜使用状态;
(15)3路自定义继电输入/输出功能用于风机或灯具等开关控制;
(16)支持Modbus/BACnet标准协议,能与自控系统直接对接;
(17)支持COM端口连接本地网络。
2.面风速传感器
(1)安装于通风柜一侧,实际测量通风柜面风速,测量范围:0-2m/s;测量精度±5.0%;
(2)传感器测量应采用热敏NTC式直接测量方式,内部含比对热敏模块可定期自动校核;
(3)传感器应有基准校核,不会随使用发生精度漂移;
(4)传感器安装应适用于各种不同通风柜类型;
(5)输入电源为:24VDC,输出信号为:4-20mA/0-10V;
3.位移传感器
(1)控制系统必须采用调节窗位移传感器以确保控制系统动作可靠性;
(2)高精度电位器带一条0.7mm钢丝,钢丝直连到调节门或者其配重上;
(3)调节门开关,电位器电阻改变,通风柜控制器上产生一个0~10VDC的调节门开度信号;
(4)行程范围为0-1000mm,适用于通用通风柜调节窗;
(5)轮彀材料:绝缘颗粒涂层阳极氧化铝;
(6)测量精度:〈0.2mm;
(7)可重复性:〈0.1mm;
(8)安装方式:固定支架或螺纹安装。
4.通风柜变风量文丘里阀(铝合金喷涂)
通风柜变风量排风控制阀采用高精度(读数±5%以内)、高速反应的风量控制设备。具有不受管道内静压变化(150Pa-750Pa)影响,精确维持设定风量的自调式的机械结构,按照要求风量的变化,在小于1秒的时间内,完成精确的风量控制,防止有害气体的扩散。
通风柜变风量排风控制阀必须具备以下特性:
(1)风量控制精度:≤控制风量的±5%;
(2)风量标定:出厂前风量标定,标定点不得少于48个;
(3)机械压力无关性(150Pa-750Pa范围内流量保持恒定);
(4)高速反应,响应时间小于1秒(应对管道静压波动<1秒,应对控制变化<1秒),带0~10VDC的流量反馈;
(5)采用原装进口品牌高速直行程静音执行器,行程噪音小于40dB;
(6)铝制阀体、锥体,带防腐涂层;阀内连接件采用SS316L不锈钢;
(7)高调节比16:1;
(8)执行器速度<1秒(全行程);
(9)无需直管段;
(10)噪音:低噪设计达到或优于ASHRAE噪音标准;
(11)安全措施:当断电或故障时,风阀应处于最大排风状态(常开状态)。
5.通风柜红外区域传感器
(1)采用主动式红外探测技术传感器;
(2)辐射范围:2300mmx80mm(可设定);
(3)感应光束:12束;
(4)感应时间<50ms;
(5)无使用精度漂移;
(6)LED状态指示;
(7)可设定侦测时间间隔(一般3min/10s);
(8)自动感应切换,数字量输出。
6.自动视窗系统
(1)开启视窗: 用户只需轻抬调节窗、短按监控面板“+”键或轻踏脚踏开关即可自动升起调节窗到设定安全操作高度,也可长按监控器“+”键升起调节窗至任意位置;
(2)降下视窗: 用户只需向下轻拉调节窗、短按监控面板“-”键或者当红外区域传感器探测到无人状态并持续超过预设时间,则自动降下调节窗至最低位置,也可长按监控器“-” 键下降调节窗至任意位置;
(3)防止异物:当有异物、实验仪器、人手等出现在视窗下时,红外安全对射探测到则立即停止视窗下降防止造成损失;
(4)支持近场通讯或WIFI通讯,便于与手机通讯连接,可报警到手机端,报警通知及权限可设定;
(5)监控器及自动位移电源:15~30VDC;
(6)自动视窗集成控制器采用一体成型铝型材外壳,接线端子带清晰铭牌及指示灯;
(7)上位机通信:RS485 Modbus RTU。
7.整体要求
(1)为保证系统稳定及无缝对接,通风柜变风量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变风量排风文丘里阀及等均应保持控制完整性以及维护可靠性。不可更换及组合系统内产品。
(2)为保证产品质量及实验室稳定性,变风量控制需采用优异品牌产品
(3)通风柜面风速传感器及位移传感器应可适用于大多数施工条件以及建筑标准,以及适应不同标准、规格、厂家的通风柜结构。同时应能够合理代表通风柜的平均面风速;
2.1.2、蝶阀变风量控制系统
1.系统总体要求
(1)通风柜的操作面开启区域,平均面风速达到:0.5M/S±15%,符合国家标准《JG/T222-2007》要求;
(2)面风速控制系统持续地监测通风柜实际排风量,根据视窗高度计算出视窗开口面积对应的排风量,当排风管道压力变化或视窗高度发生变化时,系统快速反应,且响应及稳定时间为≤1S;
(3)每个通风柜的顶部的变风量排风阀,应选用快速反应蝶阀,还应考虑到防腐、气密性及结构强度要求,所用的阀门应为模压一体成型PPs材质碟阀,带硅胶气密环确保高气密性,带文丘里效应流量检测段精确测量排风量;为保证系统长期稳定和抗化学物质腐蚀,阀体内不能有电子元器件、电线及金属等易腐蚀部件。
2.系统功能要求
(1)系统采用位移与管道实测风量和需求风量对比双路控制方式,直接测量并在彩色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当前平均面风速及风阀开度状态,当前柜体温度,视窗实际高度(数字显示实际高度,如40CM,用户可直接明了地了解VAV系统当前状况,不能用百分比或其他显示方式代替),人体感应状态,系统状态,延时关机状态,自动视窗控制状态等;
(2)自动调节风量以恒定不同状态下的安全面风速;
(3)不安全的条件下,声音及数字显示报警,有报警消音按钮,可消除报警声音;
(4)有人、无人操作状态下,面风速自动切换;
(5)通风柜门全关闭时维持最小排风量,1500MM通风柜为300CMH;
(6)通风柜视窗超限高/面风速超限报警;
(7)通风柜内温度超限报警;
(8)延时自动关机,可在操作者离开后按设定时间排风后自动关闭系统,安全方便节能;
(9)通风柜不使用时阀门全部关闭;
(10)意外发生时有紧急排放功能;
(11)通风柜照明灯手动/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时,有人、无人操作状态下,照明状态自动切换;
(12)控制模块支持Modbus通用网络协议,并可与楼宇智能集中监控系统对接;
(13)用户参数设置需支持:面风速控制(手/自动)模式设定、照明(手/自动)模式设定、工作面风速设定、待机面风速设定、视窗安全高度设定、温度上下限设定、延时关机时间设定等用户参数设定;
3.产品配置要求
(1)控制面板及控制器
A.具有全彩色液晶显示面板,整体屏幕不小于4.3寸电阻全监控面板(全屏可切换界面),有显示及直接操作功能。显示界面可在主界面、用户参数界面、系统参数界面之间切换,所有参数(包含实时平均面风速值、阀门开度、温度等)均可就地设置,液晶显示屏应有调整相应指示,且进入参数界面应设置密码保护,避免误操作。所有按钮均为独立按钮,方便清洁,可靠性高。可设置系统启停、照明控制、紧急排风、排风延时自动关机、报警消音等独立按钮用于快速直接操作功能;
B.支持位移与管道实测风量和需求风量对比双路控制模式,通过位移传感器进行快速调节,待调节窗稳定后,依据管道实测风量和需求风量对比进行精确调节,维持面风速恒定;
C.具备紧急排风按钮,紧急情况下,通过此按钮实现最大排风操作;
D.具有工作及待机模式运行,可通过人体感应自动将通风柜切换至待机运行降低能耗;
E.具备系统关机模式,在通风柜长期不使用时可切换系统关机模式,排风阀全关;
F.可对多种危险状态进行报警提示,如:包含风速(超高/低)异常报警、视窗超高报警、温度过高报警等;
G.通过液晶屏显示安全/危险运行状态,可设定工作平均面风速上下限、待机平均面风速、调节窗位移报警。具有声光报警功能,可以设定静音模式;
H.具备多项自定义扩展功能(如杀菌灯控制、多门通风柜控制);
I.控制器支持Modbus通用网络协议,所有数据上传至集中监控统一监控管理;
(2)变风量蝶阀
A.变风量蝶阀需采用优异品牌的产品,应是针对化学实验室的特殊要求设计的快速变风量调节阀。变风量阀应具有快速反应能力,气密性高,采用PPs材质,具备高度防腐、防火等众多特性。直径250mm,模压一体成型确保高强度及耐用性,带文丘里效应测量段,精确测量风量;
B.执行器驱动方式:高速电动执行器全行程≤2.5秒,必须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原装进口执行器;
C.执行器控制模块自带反馈微处理器实现高稳定性;
D.轴杆与阀体连接处采用低阻尼材料自润滑联接,最大限度减小执行器阻力。为了提高更强的防腐能力,与废气接触部分不允许有任何金属部件;
E.轴杆与蝶叶模压一体成型设计,以保证高耐腐蚀性;阀叶带硅胶密封圈,保证气密性;
F.连接方式:同时具有法兰连接或直插式连接,方便现场管道对接施工。
(3)流量传感器
A.为保证通风柜的平均面风速准确,不能使用单点的面风速传感器测量值代表平均面风速的测量方式,必须采用管道实测风量和需求风量对比从而计算平均面风速;
B.流量传感器必须采用进口品牌或国产高端品牌;
C.传感器应有基准校核,不会因为温度变化或长期使用发生漂移,避免定期校核,从而降低维护的复杂性;
D.流量检测装置安装在管道内,传感器安装在风管外用气管连接,且高于检测装置位置防止液体倒流,实际测量通风柜排风量,量程100-2000M3/h;精度±1%FS;
E.传感器安装应适用于各种不同通风柜类型;
(4)位移传感器
A.控制系统必须采用视窗位移传感器以确保控制系统动作可靠性;
B.高精度电位器带一条包塑不锈钢拉索(钢索直径不小于0.6mm),拉索直连到调节门或者其配重上;
C.测量精度优于1mm,重复性优于1mm,自动校准。量程范围不小于0-1100mm,选用可靠性高、耐用性好的知名品牌;
D.随调节门位置移动,电位器电阻改变,在通风柜控制器上产生一个0~10VDC的调节门开度信号;
E.外壳为防腐蚀的PP材质;
F.安装方式:固定支架或螺纹安装;
(5)区域存在传感器
A.配置区域状态传感器(有人无人传感器);
B.安装在通风柜上方,采用幕帘式红外感应;
C.可设定侦测时间间隔(一般3min/10s);
D.LED状态指示;
E.检测信号传输到通风柜监控面板,用于自动面风速模式、自动照明模式等的自动切换,可设定延时切换时间;
(6)温度传感器
A.测量温度范围:-50℃—125℃,测量精度1%,无精度漂移,自动校核,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报警并启动紧急排风;
B.材质:传感器整体材质为全不锈钢含探头及连接部分;
C.连接电缆带不锈钢屏蔽;
D.安装在通风柜体上方。
2.1.3、房间余风量控制技术方案
(一)总体说明
实验室有较多通风柜等变风量设备及定风量排风设备,此区域使用的有毒有害溶剂比较多,需要排出的废气也比较多,人流物流也较频繁,因此房间应采用风量差控制方案,采集房间内排风设备的使用状态变化引起的排风量变化,通过设定送排风风量差值,由控制器控制区域送风阀门调节该区域的新风量,以此控制房间补风,来实现微负压及正确、稳定的气流流向目的。
(二)系统组成
系统由:变风量送风电动阀、送风流量检测装置及传感器、开关量排风电动阀、控制器及控制箱、监控面板、排风设备及通风柜控制系统及采集系统等元器件组成。
(三)控制要求
(1)变风量送/排风电动阀执行器采用三线制模拟量控制方式,可自由停留在任意位置,高速电动执行器全行程≤2.5秒,必须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原装进口执行器;
(2)流量传感器安装在风管上,实际测量管道风量,传感器应有基准校核,不会因为温度变化或长期使用发生漂移,避免定期校核,从而降低维护的复杂性;
(3)系统通过采集房间内排风设备的使用状态变化引起的排风量变化,通过设定送排风风量差值,由控制器控制区域送风阀门调节该区域的新风量,以此控制房间补风,来实现微负压及正确、稳定的气流流向;
(4)房间实时监测VOC数据,数据超出范围时自动报警提醒用户及触发房间紧急排风;
(5)房间实时监测CO2数据,数据超出范围时自动报警提醒用户;
(6)房间实时监测温度数据,数据超出范围时自动报警提醒用户;
(7)房间实时监测湿度数据,数据超出范围时自动报警提醒用户;
(8)每套控制系统配置一个10寸监控面板(带RJ45接口支持以太网通讯协议);液晶界面演示:至少具有多项自定义指标的输入输出显示和控制功能,包括房间总排风量、总送风量、余风量值、送风机状态、排风机状态、房间运行状态、当前房间通风柜运行状态、通风柜面风速、通风柜视窗高度显示、通风柜照明状态、通风柜是否有人、通风柜温度值、系统时间、一键启停控制、报警信息列表、定时启停控制及设定、紧急排风控制等;
(9)控制器配置Modbus通用网络协议及工业以太网通用网络协议,并可与智能化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对接。
4.该系统至少应具备以下功能
(1)汇总房间实时总排风量;
(2)实时测量并控制房间总送风量;
(3)系统可按设定时间自动定时启停;
(4)系统具备一键紧急排放功能;
(5)不安全的情况下实时报警;
(6)实时监测房间空气质量(VOC、CO2、温度、湿度)。
2.1.4、房间多段式控制系统
(一)总体说明
有多组定风量排风设备的房间采用房间多段速送排风联动控制系统。房间多段速送排风联动控制系统通过采样房间内的多组定风量排风设备的使用状态变化。根据不同工况,由控制器控制系统控制送风调节阀调节送入房间的新风量的大小,以此控制房间补风,来实现房间微负压的目的。该系统启停与所在相关区域定风量排风设备及送排风机系统联动。
(二)系统组成
系统由:开关量排风电动阀、变风量送风电动阀、控制器及控制箱等元器件组成。
(三)控制技术方案
(1)定风量排风电动阀可自由停留在任意位置,方便对送/排风终端作简易风量调节;
(2)系统通过采集房间内排风设备的使用状态变化引起的排风量变化,通过设定送排风风量差值,由控制器控制区域送风阀门调节该区域的新风量,以此控制房间补风,来实现微负压及正确、稳定的气流流向;
(3)控制系统根据定风量排风设备的使用状态变化,自动控制送风调节阀调节送入房间的新风量的大小。相关送排风电动阀等角度参数可按照用户需求,快速在监控面板上设定;
(4)为方便用户调整房间的送排风量:定风量设备电动阀角度等参数都可在监控面板独立设定,当风机启停输出后,机组运行反馈不正常时,一定时间后,系统自动判断为故障;
(5)控制器配置Modbus通用网络协议及工业以太网通用网络协议,并可与智能化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对接。
(四)该系统至少应具备以下功能
(1)排风设备的独立启停控制;
(2)控制房间总送风量;
(3)系统可按设定时间自动定时启停;
(4)不安全的条件下,声音及显示报警;
(5)电动阀相应的参数及角度等用户参数、系统参数;
(6)机组状态实时显示。
2.1.5、房间定风量设备控制系统
(一)总体说明
(1)万向罩、原子吸收罩等定义为定风量排风设备;
(2)房间只有定风量送风设备的房间定义为:定送控制;
(3)房间排风只有万向罩、原子吸收罩等定风量设备,且房间送风为定风量送风;定义为:定送定排控制;
(4)房间只有万向罩、原子吸收罩等定风量排风的房间定义为:定排控制。
(二)系统组成
系统由:由控制开关、送风电动阀、排风电动阀、控制器及控制箱、监控面板等元器件组成。
(三)控制技术方案
(1)送/排风电动阀可自由停留在任意设定位置,方便对送/排风终端作简易的风量调节,并且有记忆功能(即可以记住此次调节的角度,下次打开时仍然调到设计的角度);
(2)控制开关信号直接输入到定风量设置控制器,由定风量设备控制器控制输出对应的电动阀角度,并输出对应的风机启停,控制开关带电动阀状态显示;
(3)房间送排风启停顺序需保证房间微负压状态;
(4)控制器配置Modbus通用网络协议及工业以太网通用网络协议,并可与智能化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对接。
(四)该系统至少应具备以下功能
(1)电动阀相应的参数及角度等用户参数、系统参数;
(2)能标定任意设备,对任意指定设备进行一键启动及停止、定时启动及停止;
(3)系统可按设定时间自动定时启停;
(4)机组状态实时显示。
2.1.6、排风机组变频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一)排风机变频控制采用定静压控制方法;
(二)静压控制由管道静压传感器、静压控制器、变频器、监控面板及控制电箱共同组成;
(三)控制器配置Modbus通用网络协议及工业以太网通用网络协议,并可与智能化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对接;
(四)每套控制系统配置一个10寸监控面板(带RJ45接口支持以太网通讯协议);液晶界面演示:至少具有多项自定义指标的输入输出显示和控制功能,包括排风机组管道静压压力值、设定值、排风机运行状态、排风机变频反馈、排风机运行频率、报警信息、系统时间等;并指出该参数的具体位置;
(五)系统具有以下功能特性
1)实时监测排风机组管道静压,自动调节风机的转速以保证测量点的静压稳定不变。在排风终端不变化的状态下,频率波动<0.5HZ;变化时调整时间<4秒;
2)直接测量并数字显示或上传当前管道内的静压值;
3)实时监测排风机运行状态和变频反馈;不正常情况下,声光报警;
4)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自动控制排风机启停;
5)所有参数可上传至集中监控,由集中监控统一管理,以实现远程集中监控。
(六)安装:传感器直接安装在排风管道的总管道上。
(七)变频器
1)采用正弦波PWM控制方式的变频器,低速额定转矩输出,超静音稳定运行;内置PID功能可以方便地实现PID闭环控制,也可以采用数字化可编程方式运行,通过RS-485计算机网络接口及监控运行软件,可方便实现计算机的联网运行;
2)修改变频器的功能参数,控制变频器启动停止,监视其运行状态,实现实时保护,高可靠运行,并显示简明的故障诊断信息,帮助用户确定故障原因,节能运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电机功率因数和电机效率。
2.1.7、新风系统、洁净系统变频控制技术方案
(一)送风机变频控制
送风机采用变频静压恒定控制,保持管道风压恒定,稳定末端送风量。在送风主管道安装压差传感器检测管道内静压值,变频器根据实测静压值与设定的目标静压值的偏差自动调节风机转速,使管道内的静压始终保持稳定。当末端风阀开度增大时风阻减小,变频器自动加快风机转速维持风管内压力恒定,反之则降低风机转速。在终端送风阀不变化的状态下,频率振荡<0.5HZ;变化时调整时间<4秒。
(二)初效、中效过滤段堵塞报警:在过滤器前后安装压差开关检测初效、中效过滤器的前后压差,若检测压差超出过滤器标定终阻力,在监控面板人机界面显示记录及显示报警信息,提示用户清洗或更换过滤器。
(三)风机缺风保护:通过风机前后的缺风压差开关检测风机的风压状态判断风机是否正常工作。若因电机烧毁或皮带松动等原因导致风机停转,可立即报警。同时关闭温湿度控制功能。
(四)温湿度检测及控制:在机组新风口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新风温度情况,系统切换机组运行工况,快速调动机组各功能段。实时监测送风温湿度反馈给系统,进行精调机组功能段的控制,从而达到高精度的控制。
(五)电预热控制及保护:冬季室外温度低于某个设定时,系统自动投入电预热把温度提到一定的温度,防止表冷器冻裂。电预热分级控制,最大功率级电加热可调节功率输出,实现0~100%无极调节。
(六)电再热控制及保护:对经过制冷盘管降温除湿后的控制进行加热处理,电加热分级控制,最大功率级电加热可调节功率输出,实现0~100%无极调节,根据温度偏差控制电加热的加热量,使室内空气温度控制在设定范围。冬季制热工况时,若制热盘管制热量不足,室内温度无法达到设定值,电加热自动投入运行。
(七)电加热高温报警:通过电加热器后安装的高温断路器检测加热器附近的温度。当高温断路器断开时立即报警,同时停止加热,防止温度过高起火。
(八)电动比例积分调节阀:系统运行时,系统根据空调系统需要控制电动比例积分调节阀对进入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的冷(热)水流量在0~100%范围内实现自动连续调节,从而实现对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制冷(热)、除湿量连续控制。
(九)表冷器防冻保护:在表冷器上安装防冻开关,冬季制热工况下当空气经过表冷器后温度依然低于一定值时,系统为防止表冷器冻裂将停机保护。
(十)除湿控制:由于空气的物理性质,其湿度的控制相对比较复杂,控制的温度和湿度二个参数在调节过程中又相互影响。对其一参数进行调节时,也会引起另一参数的变化。因此,空气经过制冷盘管降温凝水,降低其含湿量后必须通过二次加热(电加热)升温调节,保证温度稳定。
(十一)电加湿控制:一般在冬季或过度季节空气干燥室进行,根据设定湿度和采样湿度偏差输出0~10V信号控制电加湿器注入空调机箱的蒸汽量,使室内空气湿度控制在设定范围。
(十二)新风电动密闭阀控制:新风电动密闭阀与送风机连锁,当机组启动时,电动风阀自动打开,空调机组关闭时,风阀延时20秒后自动关闭。
(十三)空调机组运行状态检测及故障报警:实时监测送风机运行状态、送风静压和变频反馈,系统将命令信号与反馈信号相比较,如发现严重超差,在监控面板人机界面记录及显示报警信息。
(十四)控制界面:每套控制系统配置一个10寸监控面板(带RJ45接口支持以太网通讯协议);液晶界面演示:至少具有多项自定义指标的输入输出显示和控制功能,包括新风机运行频率显示、新风管道压力显示及设定、新风机组运行状态显示、新风机组初、中效过滤器状态显示、新风机组新风电动阀显示及手动/自动控制、新风机组送风温度显示、系统运行状态显示、系统报警信息状态显示、控制器输入输出点位状态显示、控制器通信状态显示等。